福布斯客服报道南涧是云南白茶第一县?
近年来,南涧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,以打造“云南白茶第一县”为目标,通过政策扶持、科技赋能、品牌塑造、三产融合等举措,推动白茶产业提质增效,助力乡村振兴。
那么,南涧究竟有何底气喊出“云南白茶第一县”的口号?让我们从生态、历史、科技与创新四大维度一探究竟。
一、得天独厚的生态馈赠
正所谓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,南涧县地处无量山、哀牢山腹地,平均海拔1700—2500米,气候温润,云雾缭绕,土壤富含硒元素,是优质白茶的理想产区。而且澜沧江湿润气流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,孕育了茶叶高氨基酸(3%以上)、茶多酚比例科学的独特品质,造就了白茶“鲜甜醇爽、山野气韵”的味觉标签。这优越的自然环境,就是南涧白茶品质的基石。
除了南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其境内现存还有3.2万亩古茶树资源,其中千年以上野生型古茶树群超5000亩,为高端白茶提供了稀缺原料。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,南涧白茶以“鲜甜醇爽、山野气韵”的独特风格在市场上崭露头角。目前,全县有茶园面积12.09万亩,县内80%的茶叶初制所和企业生产白茶。
独特的自然环境,造就了南涧白茶独特的自然甜,独特的花蜜香、深野花香,喝起来鲜爽甘醇,山野气韵强,其氨基酸含量高,入口清新甘甜,带来醇厚细腻的质感。
南涧白茶自然的花蜜香、自然的环境、自然的工艺、自然的香甜,色、香、味、甜皆自然。所以才说南涧白茶自然甜。
二、古法新艺铸匠品
据《蛮书》记载,南诏时期南涧已是茶叶重要产地,当地民族以椒、姜、桂烹茶而饮,茶马古道上的虎街、公郎驿站见证了茶叶贸易的繁荣。
而且为了提升南涧白茶的在白茶行业的竞争力,南涧县着力构建“种植—加工—品牌—营销”全产业链体系。
-种植方面:推行“茶树+中药材”立体生态种植模式,积极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,计划2025年实现80%茶园有机认证覆盖。
-加工方面:引入福建政和白茶非遗技艺,结合云南大叶种茶特性,开发出“月光白”“云岭银针”等特色产品,既保留传统又突破创新。同时,还建设标准化SC认证加工厂,引入智能化萎凋设备,确保品质稳定。
-品牌方面:南涧县积极申报“南涧无量山高山白茶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并制定高于国标的云南白茶团体标准,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。此外,通过打造“南涧无量山高山白茶”公共品牌,推出“古树单株”“高原牡丹”等高端产品,进一步抢占市场高地。
-营销方面:推行“数字营销”的方式(抖音、电商等),让更多茶友了解南涧白茶。
三、政策+科技赋能: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
南涧以政策为基石,科技为引擎,构建从种植到消费的全产业链闭环。
-政策支持:南涧县设立5000万元白茶产业专项基金,对有机茶园、标准化加工厂等给予补贴,并引进福建制茶师进行技术指导。
-科研支撑:与科研机构合作成立“云南白茶研究院”和南涧无量山白茶研究中心,开展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标准规范、新产品研发、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,加强科技成果转化,优化工艺标准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-非遗传承:在县职业中学开设茶叶非遗技艺班,为产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。
-一树一码:为确保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利用,南涧县实施“一树一码”溯源管理,并立法规范采摘标准,同时为古茶树投保,筑牢产业根基。
四、三产融合交响奏新章
南涧跳出传统农业思维,将白茶与文旅、数字营销、精深加工等新模式深度融合,延伸产业链条。
-茶旅体验:打造“白茶庄园”,推出采茶制茶体验、茶宴美食、彝族文化表演等项目,吸引游客沉浸式参与。
图片来源:微南涧
-数字营销:建设抖音直播基地,培育茶农电商人才,推动白茶线上销售。
-延伸产业:充分发挥茶叶产业人才作用,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,研发茶多酚护肤品、茶饮料等衍生产品,提升茶产业附加值。
未来蓝图:打造云南白茶第一县
南涧的目标不止于云南。在未来三年,南涧将力争实现“公共品牌价值超10亿元、茶农收入翻番”的目标,并依托“政府+企业+茶农”模式,打造“云南白茶第一县”,使南涧成为云南白茶的亮丽名片。正如南涧白茶研究院专家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让世界喝到南涧白茶,更要让白茶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。
图片来源:微南涧
结语
南涧白茶,是生态、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完美交响。从千年古茶树到数字茶园,从茶马古道到抖音直播间,这片土地正以白茶为笔,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“南涧白茶”将成为继普洱茶之后,云南递给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。